那天有同事对我说,她家孩子从外地求学回来,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提出去吃一碗米粉。同事半开玩笑地说,看嘛,米粉比她妈都重要。我也笑着说,应该是米粉就是妈妈的味道。由此可见,米粉已经深深融入什邡人的味蕾中,成为心中难以割舍的乡愁。
米粉是什邡最平凡的小吃,也是大家最喜爱的早餐。那遍布大街小巷的米粉店,不讲究排场地点,生浆、熟浆,牛肉、笋子、肥肠,清汤、红汤、清红汤,萝卜白菜,各取所爱。吃上一碗顺滑的米粉,什邡人一天的生活才算开始。
一碗完美的米粉离不开“粉、汤、臊子、调料”。先说粉,以大米为原料,浸泡滤干后,研磨为粉浆,熬煮至半熟再压成细丝状,然后经过漂水,进行二次蒸粉、烘干而成。米粉以细圆为佳,因为更易入味,也更细嫩爽滑。米粉还分为生浆粉和熟浆粉。熟浆粉经过发酵工序处理,食用后易于消化,并且有特殊的风味,但不易保存,通常是当天生产、当天用完;生粉则可以晾干保存,运输起来也更方便。
汤在米粉中起着统领味道的作用,俗称“汤底”。通常在头天下午,各家小食店就会开始熬制汤料。在熬汤方面,每家米粉店都有自己的心得,因为这关系着每一碗米粉的味道。先是烧一锅特制的汤料,旺火煮沸,小火煨炖,热汤中棒骨、猪肚、鸡肉、牛肉等原料与水分互相渗透,渗透越久,汤的鲜味越浓。与底汤相对应的是,吃米粉还分红汤、清汤和清红汤。红汤麻辣重口,清汤油亮鲜香,清红汤则两者兼具。
说完了汤,就该臊子登场了。作为米粉的点睛之笔,臊子的制作至关重要。臊子分为牛肉臊子、羊肉臊子、肥肠臊子、鸡杂臊子、杂酱臊子、卤肉臊子等等。比如肥肠臊子,肥肠要清洗得非常干净,不油腻,小火慢熬,卤香味浓厚。羊肉臊子,羊肉要酥烂,腥膻味恰到好处,加葱花、香菜、韭菜、芹菜以及灵魂豆瓣酱,是人们冬日里的最爱。大刀牛肉,要煮得烂,牛肉下面配上烧好的笋子,味道独特。老食客总是对各家米粉店的臊子了如指掌,通过臊子也能感受到店老板满满的诚意。
米粉是很多什邡人一辈子的记忆,也是什邡人吃一辈子都不会腻的早餐,一碗米粉承载了很多人的回忆。朋友,如果您也想尝一尝这地道的什邡风味,欢迎您来什邡吃一碗米粉,体验一下什邡人最质朴的快乐。